1.2016年农民李某把自家的10亩土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年底,她除每亩地获得保底租金1000元外,又领了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四万多。李某的收入: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
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不属于我国在经济疲软时期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的是:
A.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支出规模
B.降低税收,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
C.降低央行再贴现率
D.增加政府公债购买规模
3.下列经济现象或做法符合经济学常理的是:
A.中央银行增加外汇储备引起货币供应量减少
B.通货紧缩时期政府减少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
C.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税收,抑制通货膨胀
D.流动性过剩时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国债
1.A【解析】①正确: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技术、人才、资本、管理、土地、房屋等。题干中,租金1000元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的分红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月工资1200元属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以上均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正确:入股之后的分红会受到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收入高利润好,就能分的多一些。③错误: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与题意不符。④错误:本题中没有体现股票,且股票决定劳动收入等明显不符合常理。
2.C【解析】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A项正确,扩大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B项正确,降低税收,可以刺激消费,从而增加国民收入。C项错误,调整再贴现率属于货币政策。降低再贴现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成本降低,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刺激消费。D项正确,增加政府公债购买规模可以刺激消费,从而增加国民收入。
3.D【解析】A项错误,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并可以随时兑换成外国货币的外汇资产。中央银行增加外汇储备时,为了维持外汇市场的稳定,必须发行更多的本国货币,致使国内货币的基础供应量增加,容易形成并加重国内通货膨胀的局面。B项错误,通货紧缩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少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的货币升值和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时期,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较少,此时政府应增加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从而刺激需求、拉动经济,以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C项错误,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政府作为财政政策的主体,在抑制通货膨胀时,应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减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促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D项正确,流动性过剩又称为资金周转过度,即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就有了投资或经济过热的现象以及通货膨胀的危险。流动性过剩时需要紧缩银根,中央银行将其持有的资产如国债出售,可以回收市场上多余的资金,从而达到紧缩流动性的目的。